驚豔!這部在青島拍攝的視覺大片刷爆朋友圈!女主角原來是她…
視頻源自:仁甲看見
最近,一支名為青島版《冰與火之歌》的短片火了。
這100秒的視頻裏,極端寒潮天氣下的青島膠州灣海面,大面積結冰上凍。隨着潮漲潮落,浮冰遊走,甚是壯觀。更吸睛的是,一位身着飄逸紅裙的姑娘在海冰上演奏着豎琴。大氣激昂的旋律在指尖奏響,化作一粒粒銀粉玉屑的音符,與冬日裏的落日餘暉和絢爛煙花融為一體。
視頻中,這個彈着豎琴的神祕女孩就是龍風吟。
1
在體感-20℃多的冰面上彈豎琴
成片刷爆朋友圈
“冷!”回想起青島版《冰與火之歌》短片的拍攝經歷,龍風吟説。
對於極寒天氣下出現的“海浩”奇觀,龍風吟坦言,即便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青島女孩,也是第一次見到。“於是我和攝影老師們一拍即合,決定將這百年一遇的景象和音樂結合起來展現家鄉的美。”
視頻拍攝的第一天,青島最低温只有-18℃。龍風吟和攝影師們拉着100多斤重的豎琴,一腳深一腳淺地趟過冰封的海面到達拍攝點位,海冰沾濕鞋面化凍後又結冰。為了拍攝效果的完美,龍風吟選擇了輕盈飄逸的紅色紗裙,內搭了一件單薄的打底。-20℃多的體感温度和7級大風將脱下外套的龍風吟一秒凍透,“暖寶寶都被凍硬不起作用了,我的臉和手就像被刀割了一樣。感覺大家真的是在用生命拍視頻!”回憶起當天的拍攝場景,龍風吟笑了。
“第一天拍了兩個多小時,拍完好久才緩過來。當時就告訴自己,再也不想來下一次了。”但很快,龍風吟就打破了這份和自己的約定。“當晚看到視頻,我覺得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都有些僵硬。我就和攝影師們説,要不轉天再拍一次吧。”
第二天的拍攝,並不比第一天輕鬆。鹹濕凜冽的海風裹挾着冷空氣,吹得人眼淚直流。四個小時的拍攝結束後,龍風吟幾乎被凍到失神,她的手指也因長時間暴露在冰天雪地中而紅腫刺痛,就連簡單的握拳動作都很難完成。作為一名豎琴演奏家,她當然知道這雙手對自己來説有多重要。“拍攝時也擔心過,拍完好幾天我的手都還在抖。可看到成片的那一瞬間,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!”
視頻發佈後很快刷爆了朋友圈,“藝術與激情,太震撼了”;“大格局,大角度,大空間”……不少網友在視頻下評論點贊。這樣一部短片,讓許多人欣賞到了寒潮天氣下青島的壯闊之美,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這位猶如油畫中走出來的豎琴女孩——龍風吟。
2
結緣豎琴
只因一張唱片
從年齡上來説,90後的豎琴女孩龍風吟是年輕的,但在豎琴界,她頗有資歷:本科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,豎琴專業先後外派到上海音樂學院、香港演藝學院、法國高師等院校深造。她是山東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、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的特邀豎琴演奏家,現任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豎琴演奏演員,也是青島風之吟豎琴中心的創辦人。
談到龍風吟和豎琴的緣分,還要從她多年前偶然聽到的一支交響樂説起。
出生在音樂世家的龍風吟自幼學習音樂。7歲那年,她在母親從國外帶回來的交響樂唱片中第一次聽到了豎琴的聲音。雖然那時她還不知道這種樂器的名字,但從那一刻起,她便對那空靈動人的琴聲一“聽”鍾情了。
豎琴起源於古波斯,是最古老的撥絃樂器之一。它既能獨奏,也可與其他樂器搭配伴奏,是交響樂中必不可少的“靈魂”樂器。由於豎琴本身價格昂貴且師資稀缺,直到今天,它仍算是一種冷門樂器,更不用説十幾年前。
為了這份熱愛,龍風吟的父母專門帶她去北京、上海等地去拜師學琴。即使指尖被磨破出血,求學之路顛簸艱辛,龍風吟也從未有過一絲放棄的念頭。“大概這就是豎琴之於我的魔力所在吧。”這個女孩篤定地説。
3
開辦豎琴工作室
曾與呂思清合作登上央視
從16歲起,龍風吟就開始陸續接一些商演,演出時薪在4000元以上。“豎琴相對小眾,能獨奏且技術過硬的人很少。”龍風吟表示,自己的每一台豎琴均價從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,每台都上百斤,搬運調試也相當麻煩。“很多人只看到豎琴演員的高收入,但背後的付出只有我們自己清楚。”
海大音樂專業畢業後,龍風吟開辦了自己的豎琴工作室。“之所以豎琴是冷門樂器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習費用不低,老師也少。我做工作室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歡上這種樂器,我想讓大家知道,古典音樂並非高不可攀。”
龍風吟有不少學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、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學院等國內外知名學府,活躍於在國內外各個舞台。
從5歲孩童再到60多歲的老人,如今龍風吟的豎琴工作室已經有40多名學員。他們被豎琴的曼妙樂聲撩動着心絃,在龍風吟的帶領下走進音樂的世界,用指尖感受着這種古老樂器所藴藏的神祕力量。
龍風吟(右)曾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合作
除了開工作室,龍風吟作為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豎琴首席,多次受旅遊外交部特批赴日韓、歐美多國參加演出,還曾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合作登上央視的舞台。對於未來,龍風吟有着自己的打算。青島版《冰與火之歌》的拍攝,對於這個90後女孩來説是個全新的開始,她希望今後有更多機會通過自己的音樂去展現家鄉的美好。
下一次,這般悠揚清澈的豎琴聲將會如何驚豔世人,讓我們且聽風吟。
文:宋鑫 視頻:荊瀟坤